北京天坛医院网上挂号信息:
挂号网站:http://www.bjtth.org/Home/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西里6号
电话:010-67096611
没有预约,直接现场挂号该怎么挂??
我院实行实名制分科挂号,初诊患者须携带患者本人的身份证和社保卡/医保手册,先到建卡中心建诊疗卡,然后再到门诊大厅挂号处挂号。已建过卡的复诊患者,直接持卡到门诊大厅挂号处挂号。挂号后把挂号条交到就诊科室护士站,候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预约挂号须知
1. 我院预约挂号采取6种方式:
(1)电话预约:预约专线010-114,可以预约普通号或专科号;
(2)网络预约:通过我院门户网站的网络预约窗口可直接进入卫生局统一预约挂号平台(www.bjguahao.gov.cn),选择并点击“北京天坛医院”即可以预约我院普通号、专家号及部分知名专家号;
(3)医生工作站预约:门诊或病房医生可以为病人预约复诊普通号、专科号和专家号;
(4)出院复诊预约:出院病人凭出院诊断证明6个月内可以直接到预约挂号中心取号就医;
(5)现场预约:患者就诊后可以直接到预约挂号中心预约下次就诊时间;
(6)社区双向转诊预约:与对口支援社区之间通过电话、传真或网络开展双向转诊预约普通号或专科号。预约患者安排在3日内就诊。
2. 以上各种预约挂号方式均免收预约挂号服务费。
3. 预约挂号包括普通号、专家号和部分知名专家号。
4. 我院实行实名制挂号就医制度
5. 取号时必须提供与预约患者身份证完全一致的信息,否则医院一律不予办理。如您从他人手中购买预约号源,我院一律视为无效。
6. 如您无法在预约日期就诊,请您至少在就诊日前一天11:00前联系我们。电话:67096805
预约诊疗须知
为了您早日就医康复,请您认真阅读本诊疗须知
您到我院就医可以采用多种模式进行预约,以减少您在就医过程中的等候时间。
本院普通号预约号源全部放开,请您按照病情需求选择。
预约时限: 门诊初诊和复诊预约3个月,出院复诊预约6个月。
预约手续: 预约时,请您如实提供就诊患者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医疗卡号、您本人手机号等信息。预约系统将通过您的手机进行确认,否则无法进行预约。
预约实名: 本院只为实名预约的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目的是避免他人恶意预约后转卖号源,为真正求医者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感谢您对医院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就诊取号: 预约成功的患者,请于就诊当日凭患者身份证号(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持医保卡、就诊卡或注册号到一楼门诊“预约诊疗中心”办理取号事宜。
取号时间为:上午7时-11时,下午12时30分-16时。
取号时必须提供与预约患者身份证完全一致的信息,否则医院一律不予办理。如您从他人手中购买预约号源,我院一律视为无效。
挂号收费: 本院不收取预约挂号费,仅收取与医生职称相对应的挂号费,如与您预约时不符,以当日医院公示为准。
医生停诊: 由于医疗工作的特殊性,医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停诊情况,给您带来的不便请您谅解。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及时用短信或电话通知您,请您配合医院工作,更改就诊日期或更换其他医生。请您保持通讯畅通。
改号退号: 如您无法在预约日期就诊,请您至少在就诊日前一天11:00前联系我们。我们会根据您的需求,尽可能更改就诊日期。当然,您可以选择退号,但下次就诊需重新预约。
预约限制: 为了更多患者及时预约就医,每名患者每日预约不能超过2次。同一患者同一科室只能预约一次。
郑重声明 我院实行实名制挂号就医制度,如果您使用非患者本人真实姓名和非患者本人身份证进行注册,您将无法在我院取号就医,由此给您就医带来的不便,请您谅解。
近期发现有些公司利用我院名义开展网络预约挂号,并向患者收取费用,在此我院郑重声明:我院已加入北京市卫生局统一预约挂号平台,我院只在www.bjguahao.gov.cn提供网络预约挂号服务。
我院预约挂号为免费服务,如有向您收取任何费用者,请您直接向公安部门举报。
咨询电话:67096550
诊疗卡建卡须知
1. 凡初次来我院就诊的患者,请您先在建卡处建“诊疗卡”,然后才能挂号看病。
2. 由于我院挂号看病实行实名制,请您在建卡前先详细填写建卡表中的每一项内容,以确保您的医疗信息得到准确录入;同时请您主动提供您的医保手册和身份证,交给建卡工作人员录入计算机。
3. 建卡完成后,请您持卡到各科挂号候诊,挂号、划价、交费、检查、取药均需出示此卡。
4. 请您妥善保存自己的“诊疗卡”,下次就诊时凭此卡直接到各科室挂号看病,不用再重新建卡。
5. 如您的“诊疗卡”不慎丢失或忘记带卡,请到查号台查询您的“诊疗卡”号码并熟记,不能重复建卡。
6. 如您手中持有多张您个人的“诊疗卡”,请您及时核销为一张,凡因重复建卡造成您的医疗信息混乱带来其他不良后果,由您个人负责。
特别提示:按照北京市医保的有关规定,如您在建卡、挂号时不能提供医保手册和有效身份证明,则您看病报销的信息不能实时上传,所发生的医疗费用一律按自费由您个人承担。请您在下次看病时,携带好医保手册和有效身份证号码进行补录。
住院就医须知
一、凡需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先由门诊医生依据病情开具住院前的各项检查项目;
二、患者检查完毕后,符合住院指征的由门诊医生开具电子住院证,同时门诊医生将住院证打印出来,现场请患者或/和家属确认患者自然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卡号、身份证号、住址、联系电话等)并签字,如发现患者信息有误,需持有关证件及时至建卡中心进行更正后,再重新开立电子住院证。注:患者一旦办理住院手续,其信息将无法更改;
三、患者或/和家属保管打印出来的电子住院证,回家候诊;
四、接到电话通知住院时间和入住病区后,持打印的住院证、身份证、社保卡/医疗保险手册等材料至住院处按照电子住院证确认信息办理住院手续,缴纳住院押金;
五、保存好住院预交金单据,为患者出院时结算凭证;
六、办理完全部手续后,请到病房护士站,护士将为您办理接诊手续。
办理住院时间:24小时
办理出入院手续需注意的问题
1.办理入院手续的患者及家属请先到病房确认好床位后,携带签好字的住院证、病历袋、身份证、所交押金、医保本或社保卡等,准备齐全后方可在窗口办理入院手续。如入住综合病房的患者除上述要求外还需要在医务处备案登记开具审批条方可办理。
2.特别提醒所交押金收据一定自己保管好,遗失不补。所造成经济损失自己负责承担。
3.办理出院手续的患者,应在病房下出院通知后带齐所交押金收据、刷卡水单、身份证等到窗口办理。
4.医保患者在病房下出院通知单后,到住院处办理登记及补交押金手续。补交手续办妥患者先行出院,结账时间为出院后3个工作日带齐押金收据来院办理(节假日顺延)。
出院须知
一、 普通患者出院:
1 、 请您带齐住院期间所有押金单据,到住院处出院窗口办理手续。
2 、 办完手续后工作人员将给您《出院诊断证明》(如果是死亡患者,将给您《死亡证明书》)、发票、出院带药取药条。
二、 医疗保险患者出院:
1 、 医疗保险患者出院时,请到住院处办理相应手续后离院。
2 、 7 天内工作人员通知您来医院结帐时,请您带齐医疗保险手册、预交金单据。
办理出院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1:00,13:00-16:00
北京市医疗保险患者门诊就医须知
一、医保患者就医时,请主动出示社保卡和医疗保险手册,持社保卡和手册建卡、挂号(建卡信息有误或缺项,请及时到建卡中心更正或补齐)。对参保人员病情稳定需要长期服用同类药品,但因患有精神类疾病或行动不便、长期卧床等原因,不能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可由参保人员家属持患者有效身份证明(身份证和社保卡)、确诊医院的门诊病历(或出院诊断证明),到定点医疗机构代开药品。
二、医保患者使用医保专用处方及各种专用审批表。
三、门诊开药严格执行“药品报销目录”,掌握“急三、慢七、行动不便两周”的药量;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结核病、精神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前列腺肥大,且病情稳定需长期服用同一类药物的,可开不超过一个月的药量。
四、使用乙类诊疗项目及乙类药品,需要增加个人部分负担费用。
五、患者持社保卡到收费处进行实时结算。
六、参保人员肾透析、肾移植后服抗排异药、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称为三个特病,三个特病患者可享受优 惠报销政策,凭疾病诊断证明到医保办领取并填写“北京市医疗保险特种病种申报审批单”。
七、需要转诊的医保病人,请持医师开具的“北京市医疗保险转诊单”,到医院医保办审批后实施。
八、到定点药店购药者,请持处方到医保办盖章后实施。
九、本规定同现行医保政策相抵触时,以现行政策为准。
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始建于1956年8月23日,是一所以神经外科为先导,神经科学为特色,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世界三大神经外科研究中心之一、亚洲的神经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基地。医院总占地面积83900.56平方米,建筑面积 92898.56平方米,编制床位950张,临床、医技科室45个,全院职工总数2033人。年门急诊量约140余万人次,年住院病人约3万人次,年手术量2万余例。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市伽玛刀治疗研究中心、北京市脑血管病抢救治疗中心、国家脑血管病创新药物临床评价技术平台、WHO在中国的神经科学培训合作中心、北京神外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全国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北京市脑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北京市脑血管病防治指导办公室、中国卒中培训项目以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国卒中杂志》等一批机构设在我院。
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放射科是国家重点学科。
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护理专业是国家重点专科。
院所现有博士后流动站4个,博士点12个,硕士点25个,博士生导师52人,硕士生导师102人。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0人,入选百千万工程3人,北京市科技百名领军人才2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1人,学科带头人6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学科骨干38人,卫生十百千人才27人,历年来获得北京市科技新星称号29人、院、所荣获科研奖励300余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及“973”课题等200余项。
功能神经外科和清华大学联合被授予国家级神经调控工程中心称号;我院的脑血管病中心是北京市脑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和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脑血管病临床评价的依托平台;赵继宗教授获得了“2012年Walter E. Dandy神经外科学会荣誉奖”;戴建平教授入选美国科学院2012年新一批外籍院士,成为继巴德年、陈竺、韩启德之后又一来自中国的该院外籍院士;王拥军副院长获得 2012年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成果推广专项奖、北京市科委优秀创新团队奖和北京市科技惠民奖,并主编了2012 年卫生部颁布的《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和诊疗质量控制》。
我院作为北京市医改第三批试点医院,实施了医药分开试点工作,深入推动了医院管理体制机制变革。重点开展电子病历、临床路径、DRGs付费、缩短平均住院日、抗菌药物监管治理、加强危急值的管理、处方点评、加强床位管理、优质护理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我院承担了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所辖5所医院,以及东城区和丰台区的五所医院的对口支援任务。
我院将在未来的几年搬迁于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花乡桥附近,项目总建设面积为352294平方米,规划用地面积为281773.7平方米,建设用面积181581平方米,一期总床位1650张。在市委市政府、北京市卫生局和医管局的领导下,我院迁建项目按照医院制定的“十二五”规划蓝图,紧紧围绕项目建设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以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为重点,努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医院全体职工在医院党委和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继承王忠诚院士“发展神经外科事业”的遗志,发扬王院士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严谨求实、艰苦奋斗、病人第一的精神,推动我国神经外科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为宗旨,全力推进服务质量和医疗质量管理为核心的医疗管理体系;提升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培养更多热爱医院、有才华的专业和管理年轻人才;继续实施绩效管理,创建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各项管理监督机制,创建以成本核算为核心的后勤管理体系;推进新院迁建工作尽早进入建设阶段,推动天坛医院实现新的历史跨越,让天坛品牌永葆辉煌。
推荐科室:
十病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十病房专业范围是以胶质瘤为主的幕上脑肿瘤综合治疗,目前拥有床位37张,人才梯队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多名专家在全国性学会组织和国内外杂志担任各种领导职务,在胶质瘤综合治疗、功能保护下的脑深部肿瘤手术切除、鞍区肿瘤和颅内巨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等临床与科研领域独具特色,部分研究处于国内、国际领先水平。2012年完成手术650例,死亡率低于0.5%,二次手术低于1%,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临床特色:
1.高级别胶质瘤的个体化综合治疗:针对占全部原发性脑肿瘤一半以上的高级别脑肿瘤,开展相关分子生物学指标检测,建立患者围手术期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国际先进的NCCN指南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规范化治疗。同时引进基因、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等分子外科技术,开展临床探索工作,已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
2.术中多模态神经功能保护技术下的脑功能区及深部肿瘤切除:位于脑功能区及附近或深部的肿瘤,在手术切除过程中极易引起患者相应的神经功能缺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病房率先开展包括术中电生理监测和功能影像的多模态术中保护技术,有效保护患者运动、语言、空间认知及数字认知等多项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并保留相关神经功能,减少手术的并发症。目前完成丘脑、基底节、岛叶等深部胶质瘤手术逾500例,长期并发症低于10%,大多数患者在长期生存的基础上得以重返工作岗位。
3.巨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巨大脑膜瘤常侵及矢状窦等中线结构,故手术切除困难,术后并发症多发且不易恢复。高知宪教授提出因肿瘤缓慢生长,故矢状窦等主要脑静脉回流血管均已闭塞,并有广泛侧枝静脉引流形成的临床理念;并在此指导下开展结扎矢状窦后肿瘤全切除手术。目前临床效果良好,使辗转全国、无人接收的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专家团队:
1.高之宪教授:病房主任高之宪教授是我国神经外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现任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审稿专家。他早在1996年即师从我国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院士从事博士后研究,致力于脑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擅长对颅内巨大和深部肿瘤的手术治疗及脑胶质瘤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2.季楠主任医师:病区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专业方向为胶质瘤的手术及基因、免疫治疗。
3. 谢坚主任医师:病区副主任。专业方向为胶质瘤的综合治疗,在脑深部肿瘤、脑岛叶胶质瘤、扣带回及胼胝体胶质瘤、双额胶质瘤和功能区脑肿瘤的手术治疗及功能保护方面有独到之处。
神经外科中心十一病区简介
神经外科中心十一病区是以开展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为主要特色的疗区,主要收治脑胶质瘤、脑膜瘤、脑转移瘤、淋巴瘤、髓母细胞瘤和生殖细胞瘤等脑肿瘤患者,治疗方法包括显微外科手术、立体定向活检、全身化疗、化疗泵植入脑室内化疗以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在借鉴国际上有关恶性脑肿瘤综合治疗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医疗现状,率先在国内提出了脑胶质瘤的综合治疗标准,规范了脑胶质瘤的手术操作,提出了脑胶质瘤手术的“十大原则”。开展了唤醒麻醉下切除功能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将皮层热灼和“术中癫痫诱发试验”结合起来,提高了肿瘤性癫痫的治疗效果。将通常用于立体定向活检手术的局部麻醉改为静脉麻醉,在保证患者自主呼吸和绝对无痛的前提下完成手术操作,不仅解除了患者的恐惧心理,而且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能够针对不同患者的肿瘤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将脑室内化疗与全身化疗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恶性脑肿瘤化疗的效果,特别是对随脑脊液播散的脑肿瘤效果更佳。
病区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医疗护理理念,逐步建立起恶性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和治疗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对患者的追踪随访制度,加强同国内外相关医疗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深入开展与恶性脑肿瘤治疗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指标(如MGMT启动子甲基化、1p19q杂合性等位基因缺失、VEGF和EGFR表达等)的检测,指导恶性脑肿瘤的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为我国制定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综合防治政策提供参考资料。
病区目前拥有病床30张,医护人员32人,其中博士后2人,博士1人,高级职称5人,由孙彦辉担任病区主任。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开展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研究一项。
专家:
科室 医生
神经内科 朱镛连 王国相 高宝勤 金旻 李佑祥 张星虎 张巍 管小亭 王毅珍 龙洁 王拥军 李鸿培 赵性泉 吴升平 马宁 沈言修 王素香 姜卫剑 刘云 樊永平 吴中学 杨中华 李轶 刘丽萍 张玉梅 吴敌 刘茅茅 李志梅 王新高 周筠 鞠奕 陆菁菁 陈胜云 王化冰 胡丹波 冯涛 邵晓秋 丁成赟 王小明 柴滨 董可辉 张小英 李丽林 窦林森 王桂红 马惠姿 王春雪 张在强 潘华 胡桂荣 张友平 陈旭东 王蓬莲 翦凡 崔韬 方瑞乐 刘艳芳 黄秋杰 马越涛 史伟雄 宋新杰 万华瑛 王玉玲 王静 王伊龙 高素荣 周永 李伟 李菁晶 林晶 温淼 林金嬉 芦林龙 王文志 宋田 唐鹤飞 魏娜 闫婧 王展 于丹丹 徐晓彤 郑华光 赵惠卿 张宁 廖晓凌 张亚清 杨雅琴 杨学军 陈超 丁则昱 邓一鸣 李子孝 吴青 牛松涛 赵纯 曹京波 马锐华 秦海强 张长巨 杜斌 杜万良 龚浠平 于学英 黄宇明 安媛 陈启东 高峰 吴逊 曲辉 李铁 邵小秋 周衡 刘君 马慧姿
神经外科 于兰冰 汤颉 柴秋英 曹雅清 刘正水 鲍玥 安娜 韩利江 李俊杰 毕智勇 初君盛 陈思源 王美华 桂松柏 刘海 刘巍 崔勇 李健 肖新如 齐巍 赵澎 宫剑 张忠 孙时斌 孟国路 万伟庆 李明 唐凯 张鹏飞 晋强 刘阿力 罗麟 刘伟明 林翔 王磊 王江飞 张冰克 季楠 刘英华 柳国良 曹勇 王永刚 延鹏翔 邱小光 李学真 姜中利 吴中学 高培毅 戴建平 王忠诚 张俊廷 罗世祺 张伟 杨俊 李京生 张玉琪 王贵怀 刘佰运 甲戈 王集生 江涛 李德泽 张建国 孙振荣 关树森 徐宇伦 马振宇 张懋植 谢坚 林松 张亚卓 吴震 冀园琦 姜忠利 赵元立 刘丕楠 王新生 王硕 赵继宗 宗绪毅 周大彪 赵树理 张岩 赵雅度 袁葛 张凯 张东 张力伟 于书卿 姚红新 杨明琪 王宜崇 王嵘 王涛 王德江 孙彦辉 隋大立 倪明 吕刚 刘庆良 刘力 李春德 贾旺 贾桂军 郭尔安 耿素民 葛明 高之宪 高鲜红 程阳泉 刘瑛华 唐铠 郝淑煜 薛风文 胜彦婷 邸飞 康帅 戚继 汪雷 王小平 孟凡刚 孟赜 任同 杨炯达 黄磊 常卫红 李立 贾文清
妇产科 文巧英 杨保军 高婉丽 王歆丽 王越 徐云 冯力民 贾晓芳 杨焕玲 高淑云 吴广琴 李小梅 王伟娟 胡敏华 赵卫红 金丽萍 王蕊 李燕蓉 王兰银 梁竹巍 黄春玉 侯晓慧 曹彤 张丽梅 韩丹 高辉 王伊鹏 李靖 于文 李春霞 魏静 赵辉 邢凤玲 李雁蓉 戴吉茹 邢风玲 李晓梅
神经介入门诊 杜彬 王清河 杨新健 李佑祥 吴中学 贺红卫 张静波 吕明 姜除寒 张友平 刘爱华 姜鹏 穆士卿
外科 李海龙 王世儒 袁辉生 范东坡 宋茂民 王丕琳 白日星 张越巍 贾玉龙 陈陶亚 段勇 刘志东 郑建伟 程石
呼吸内科 徐敏 黄倩 燕相山 王素秋 张杰 党斌温 王宝增 肖丹 韦秀平 董淑文 蔡凤云 王晓陶 赵丽娟 许晓岩 岳英明 王娟 邱小健 裴迎华 孟琨 林隆 李颖 胡洁 郭伟 顾怡明 高菲 段宪武 丁彦 楚辉
神经影像中心 田胜勇 乔艳 刘凤英 马丁 陈西和 龙青松 李小光 范亦龙 纪艳清 宁志光 王守江 尚铁斌 武春雪 詹炯 马国峰 徐冬 陈谦 杨乐 艾林 张源 张明宇 项飞宇 薛静 马军 孙胜军 杨建华 林燕 尚京伟 孙波 高培毅 李少武 戴建平
眼科 杨柳 刘凤军 王剑 金崇华 汤洋 战平 陆雯 周振芳 刘凤军 石峙敏 瞿远珍 孙景阳 孟蕾 方民
消化内科 田筱玲 卞宗芳 候曼岑 杨昭徐 朱玉群 廖胜东 朱东 谢玉民 侯曼岑 田小玲 陈烨 梁丕霞 邹军 王燕斌 朱红 徐欣萍 徐有青 李瑞军
麻醉科 曾横宇 李锦 程灏 阚清 申颖 王会文 王纲 金旭 何颖 梅弘勋 安立新 吉勇 孙凤丽 陈新忠 周晓莉 康孝荣 焦希平 刘海宁 李学斌 彭昆 何悦 刘晓媛 王德祥 邢燕 李艳 朱俊和 洪玉洁 金海龙 张炜 于斌 王云珍 熊蔚 张园 孟岚 肖峰 曾敏 彭宇明 林楠 景龙年 赵岩 冯颖辰 陆瑜 梁辉 王立新 高旻 张利勇 王长睿 惠晶 刘思宇 王莉莉 王爱东 董佳 王保国 王恩真 罗芳 韩如泉 李淑琴
内分泌科 钟历勇 张春芳 王秀英 范虹 梁丹 徐剑 郭莹 李征 马于堃 刘洪宇 王蕊
疼痛中心 刘延青 刘延青 罗芳 刘红兵 张迎萍 李淑琴 包应佳 许伟 张红雁 曲梅 李砚青 张晓哲 王东华
感染科 张杰 蔡凤云
血液内科 朱红 孟莉 陈烨 梁丕霞
儿科 俞雅珍 李云娟 杨伟力 邓欣 高宝勤 梁京滨 雷艳芬
耳鼻喉科 张惠明 伊海金 倪富强 刘丕楠 李永华 李红艳 李成君 王春红 周晖 郭泓
皮肤性病 李民英 陈长斌 高英姝 刘洋 薛文辉 薛文晖 李清
泌尿外科 张勇 薛芃 周鑫 韩志兴 苏勇 赵玉千 周永建
普胸外科 赵业志 蒋明
高压氧科 薛连壁 于秋红 张红霞 秦宇红 薛连璧
心肾内科 石蕾 赵轶雯 杨红廉 吴其明 余婷 郗永安 徐秀英 刘瑞江 王捷 冯伟捷 李晶纬
检验科 唐明忠 索凤霜 岳秀玲 张国军 陈燕 高勇 康熙雄 吕虹 赵运转 刘亚楠 吴静 方芳 李冉冉 周金 王雅杰 李芬芬 张宏明 李方强 陈兰枝 胡婷婷 高宇光 孙育 刘志忠 李宇 王秀兰 李虓 黄泽玉 吴海燕 张君 王苏平 凌大林 姜华 司学众 杨军
急诊介入科 姜卫剑 杜斌
中医科 龚海洋 胡淑兰 曹长江 王岩 胡以明 樊永平 原先德 胡萍 张红雁 曲梅 许伟 程晓爽 王东华 赵秀英
乳腺外科 张铁 尹子毅 王丕琳
超声诊断科 何文
骨外科 宋磊 闫家智 王宝 石永常 潘海涛 林欣 王雁群 麻松 李家谋 崔维 韩伟峰 亢卫波 陈雯辉 费凯 曾峥 王林 孟桦 邢汝鹏
特需门诊 王贵怀 张建国 张星虎 张力伟 丁成赟 张在强 胜彦婷
垂体瘤门诊 张春芳 范虹
心血管内科 李晶玮 刘金 宋柯 吴其明 陈斌 张铁梅 徐晓薇 李恬 穆利英 李晶纬 张彤 徐秀英 王捷 刘玄重 杜凤和 郗永安 刘瑞江 杨红廉 马力 李群 张剑峰 余婷 冯伟捷
药剂科 司延斌 高晨 赵志刚 孙浩
超声科 张慧琴 邬冬芳 李秀君 何文
急诊科 于东明 马剡芳 李丽霞 徐玢 杨铁城 单凯 俞芃 霍洁 董小燕 张初吉 牛驰 李建国 武元星 周志刚 张龙友 刘易新 任添华
普外科 贾玉龙 许峻 汪岩 李娜 李有国 俞巍 李维权 杨增 钟志强 智迎辉 曹战宇 李志宏 张先杰 梁子坤 范东波 付斌 薛瑞华 古联军 严璞 朱强 张树柏 曲更宝 史敬东 纪洪涛 郑建伟 程石 段勇 刘志东 李海龙 王世儒 袁辉生 陈陶亚 宋茂民 王丕琳 白日星 张越巍
营养部 罗永健 许英霞 李俊峰 冯蕾 金立营
心胸外科 周柏发 崔禹锡 高胜华 刘树库 赵业志 蒋明
伽玛刀中心 王美华 刘阿力 孙时斌
中心ICU 徐明 张峥 陈凯 赵立红 石广志 陈律 陈光强 史中华 郑一 周建新
病理科 李光 曹世俭 俞进
肾内科 赵轶雯 石蕾 赵轶文
疼痛科 包应佳 申颖 张晓哲 李砚青 张则正 刘红兵 张迎萍 刘延青
放射科 沈慧聪 张立秋 王艳平 李伯扬 王海阔 薛双 韩英 耿长涛 吴迪 默增君 朱静 刘淼淼 周剑 赵祝平 刘贵梅 房丽蕊 丁卓均 蔡长忠 克德娜 隋滨滨 吕锐 马志明 付永春 杨蓉 王志平 朱华晨 顾卫彬 周楠 侯欣怡 邵昀 徐霓霓 程婉滢 李囡馨 徐冰 陈绪珠 刘玉京 陈红燕 李凤芝 杨慧生 周海
新闻:
我院高宝勤教授获选“2014-2015年度中国十大儿科医生”
3月19日,由光明网、摇篮网办,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支持的“2014-2015年度中国十大妇幼天使”颁奖典礼在光明日报社举行。我院儿科主任高宝勤教授在4799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国十大儿科医生”称号。
2014年底,光明网、摇篮网策划发起“寻找十大妇幼天使”公益征集活动,号召各大协会、医院和广大网友一起提名推荐常年奋战在医疗第一线,呵护妇女儿童健康的白衣天使,并通过专家评审和网友投票决出各个奖项。活动共征集到来自全国265家医院的4799名临床医生参选,,有超过770万网友参与投票。最终我院宣传中心推荐的高宝勤教授脱颖而出,荣获“中国十大儿科医生”称号。
高宝勤教授是我院儿科主任、儿科教研室主任,从事小儿神经病专业20余年,救治患儿无数。高宝勤主任还潜心科研,在国内首先开展A型肉毒毒素治疗小儿脑瘫的研究,疗效显著。高宝勤主任用高超的医术和认真的态度践行从医的誓言,他说“眼里看的是病,心里想的是人,就能当个好医生”。 |